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如期发布最新的利率决议。与市场预期一致,本次会议继续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2.25%-2.5%,并将延续此前既定的缩表进程。
在6月决议中唯一投下反对票的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也投出了赞成票,可以说这次的决议是获得了全票赞同。
由于7月份的决议大致延续了既定的政策步伐,所以在措辞上与6月份的决议差别不大。只是在开头的经济状况描述中将6月的“整体经济活动似乎较一季度下行后反弹”改成了“近期指标显示支出和生产都出现疲软”,同时继续强调了劳动力市场的强劲表现。此外,美联储依然将俄乌冲突视作通胀和全球经济走向的额外压力,并继续强烈承诺将通胀拉回2%的政策目标。
在过去的短短五个月时间里,美联储已经连续四次大幅加息,相当于一口气走完了2015年至2018年的加息进程。虽然鲍威尔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只是提到“后续加息速度可能放缓”,但面对着美国通胀仍然处于40年来高位的现实,美联储势必将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继续加息。
根据CME集团的期权定价测算,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将至少延续到2023年年初,期间还有接近100个基点的加息空间。目前,市场对9月份会议加息的主流预期继续押在50个基点上。
在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表示,随着利率变得更加收紧,放缓加息步伐可能是合适的。此言一出,美股短线拉升。截至美东时间7月27日收盘,道指涨1.37%,标普500指数涨2.62%,纳指涨4.06%,大型科技股也呈现普涨行情,其中,谷歌涨超7%,特斯拉、META、微软涨超6%,亚马逊涨超5%,苹果涨超3%。
显而易见的是,鲍威尔放缓加息步伐的言论给美股上涨注入了比较强劲的动力。春叔注意到,投资者一直担心美联储的加息举措可能使经济陷入衰退。在此前公布的一份利率决议中,美联储坦言经济指标已经出现明显的疲软。但鲍威尔认为,美国经济没有陷入衰退,他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有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水平,而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可能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团队在此前发布的研报中提到,考虑到7月以来石油、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以及通胀的高基数效应,本月通胀可能已经达到了高点。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可能会在9月份逐步转变,届时,美债收益率将进入下行阶段。
高通胀的幽灵不仅在美国游走,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也都备受它的困扰。为了应对这个共同的敌人,多国央行都拿出了加息的武器。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告别了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
英国央行行长7月19日表示,英国央行将考虑在8月再加息50个基点,加快对抗通胀的步伐。要知道,此前,英国央行已经连续五次上调利率,从2021年12月的0.1%上调到了目前的1.25%。
加拿大央行此前也意外加息100个基点,将其关键政策利率提高至2.5%,这是该行自1998年以来首次如此大规模的加息,也是其自3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加息。
新兴经济体中,南非央行将利率上调了75个基点,为近20年来借款成本增幅最大的一次;菲律宾央行7月也意外决定将利率上调75个基点。
这一系列激进加息的背后,是全球央行由于此前低估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如今不得不致力于恢复央行信誉的努力。
彭博经济学家预计,全球通货膨胀率将从第二季度同比9%的增速进一步升至第三季度的9.3%,然后在年底回落到8.5%。因而,目前,许多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别无选择,只能在通胀尚未达到峰值的情况下继续加息。
2022年以来已经有超过60家央行一次加息至少50基点。全球加息潮正在成为这一阶段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旋律,人民币或将继续面临贬值压力,这也将对中国货币宽松环境带来制约。那么,我国央行下一步的货币可能会怎么做呢?
从往期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的举措看,“央妈”往往都比较“淡定”。春叔预计,央行可能会继续采取相机抉择、灵活操作的模式,以便更好地平抑和对冲市场波动。
国家统计局7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8%,由连续两个月下降转为正增长;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实体经济总体呈现缓慢复苏的状态。春叔认为,宏观基本面的改善势必会对资本市场的中期趋势形成支撑。从外部环境看,虽然一系列前瞻指标暗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但海外经济的衰退目前仍处于预期阶段,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才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
鉴于通胀仍是欧美央行焦点,紧缩仍在继续,那么对于大部分风险资产来说,估值水平都会下行。A股方面,在当前时间点下,我国的疫情阶段性得到控制,主要城市经济正在复苏,同时配合强力的稳经济政策,A股有望得到比较强的支撑。在全球风险资产估值下滑的情况下,A股的估值可能保持稳定,但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也不会太高,投资者还需谨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