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稳步复苏,财政收入也在好转,而财政支出持续发力,保民生稳经济。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滑,除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外,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导致政策性减收,今年前7个月留抵退税规模超过2万亿元,此举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但也带来财政明显减收。
为了使财政收入更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现状,今年各地财政部门采用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收入增速。
这也是连续两个月上述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出现增长,反映了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和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企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带动相关税种恢复性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成。税收收入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更能反映经济现状。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突破10万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下降13.8%,降幅有所缩窄,而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7%。
留抵退税新政减收效应在逐步减小,其中7月份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值税收入增长2.6%,实现由负转正。由于7月底留抵退税新政基本实施完毕,未来增值税收入有望保持增长。
受楼市低迷等影响,与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收入仍出现明显下滑。受前期汽车销量下滑和车购税减税政策影响,车购税也出现大幅下滑。
由于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价计税的资源税暴涨,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也保持两位数增长。个人工资薪金保持稳定增长,个税前7个月同比增长8.9%。证券交易印花税前7个月同比增长11%。前7个月企业所得税增幅(2.6%)略有降低。
前7个月,地方非税收入快速增长15.9%,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
地方罚没收入前7个月保持10.4%增幅。据了解,这主要是涉案财物罚没收入和部分沿海城市围填海罚没收入增加。
广义财政收入,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外,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而这又以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为主。受楼市低迷,部分开发商资金紧张等影响,今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7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27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7%。这一降幅较上半年略有扩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这一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比上半年支出增速有所扩大。
从主要支出科目看,卫生健康、教育、社保和就业等支出保持增长,民生支出得到保障。交通、城乡社区、农林水利等基建类支出也保持增长,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
今年1-7月累计,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1%,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1.3%、12.3%、16.2%、-4.5%。
东部地区中,福建增长3.6%、山东增长3.6%、浙江增长3%、北京增长0.2%。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上海7月份增长11.2%,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1-7月累计下降8.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个百分点。